资讯中心
本页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信息 >

合肥能拥有一个医药领域的「蔚来」吗?-国际期

作者: 正大期货   来源:https://www.xasswkj.com/    阅读次数:     2023-10-17 08:05 【字体:

近期, 万邦医药 在深交所创业板乐成上市, 这是安徽CRO领域的*家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合肥近三年来的第五家上市医药企业。 相比于二级市场,合肥医药领域在一级市场加倍热闹。据

近期,万邦医药在深交所创业板乐成上市,这是安徽CRO领域的*家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合肥近三年来的第五家上市医药企业。

相比于二级市场,合肥医药领域在一级市场加倍热闹。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已往三年,合肥在医药领域共完成60起融资,笼罩超50家医药企业。不外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下的投资项目尚有许多,据合肥某国资人士透露,“我们医药团队现在有近10个投资司理,每小我私人基本都手握着三四个医药项目。”

从这也不难看出,合肥近几年对医药领域的投入力度相当之大。但着实,合肥近些年的名气并非是源于医药,而是得益于对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汽车的三次“豪赌”,也正是由于云云,合肥才有了“风投之城”的名声,而快速复制“合肥模式”,也成为一些省市这些年来希望做成的事情。

不外到现在为止,还没听说过稀奇乐成的案例,反倒是盲目上马的不少,这是由于好的招商和投资,一定是在特准时间下的特定产物。一位经手过合肥数次投资项目的招商职员示意,即即是合肥,若是再来一次,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乐成。

因此,当合肥将投资视角大肆转向医药时,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即合肥这“泼天的富贵”,是否能轮到医药领域呢?这很值得期待。

1、自我复制,“合肥模式”能直接套用吗?

已往十年,合肥通过缓建地铁押宝京东方、千亿资金投注长鑫存储、联手战略投资者接盘蔚来汽车等重磅投资,不仅快速跻身万亿产值俱乐部,还培育出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不外经由近几年的快速生长,不少主体产业在现阶段已经趋于成熟。以新型显示器件为例,随着京东方、维信诺、康宁等头部企业集聚,合肥现在在新型显示产业已成为海内产业链最完整、手艺水平*进的产业集群,年产值已突破千亿,其中液晶显示器件主机营业收入跨越天下1/5。

眼看着优势产业正逐渐迫近天花板,合肥也在全力寻找下一个潜力市场,而眼光很快就聚焦到生物医药领域,这一方面是由于医药产业*硬科技属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重大的市场体量完万能够支持合肥向前更进一步。

那么,合肥事实是若何突围医药产业的呢?这还得从一个“失败案例”提及。

2013年,合肥宣布与北大未名团体相助,投资200亿配合在合肥建设医药产业园。据悉,合肥选择与未名相助,很主要的一点是看中了其拥有北大背书和上市公司的光环。但事与愿违,2019年,由于资金链断裂,未名团体宣布歇业重组,而留给合肥的最新一条新闻是在今年1月,未名医药全资子公司合肥未名拟出售房地产及车位,以盘活低效资产。

在未名碰钉子的合肥逐渐意识到,仅仅依赖光环就促成的医药产业投资显然行不通。这是由于医药产业的特殊属性,就决议了其很难依赖某一家明星企业,就能够动员整个产业链的横向生长。

对此,已在合肥落地五年的登特菲科技CEO黄开先感想较深,他向动脉网谈到,“生物医药跟半导体以及新能源汽车照样不太一样,虽然市场体量都很大,但生物医药漫衍的领域更广,换句话说,就是产业维度更多也更庞大,并不像半导体或者新能源汽车,它的产业上下游很清晰,然后也很垂直,构建起来相对容易。

因此,对于合肥来说,想要生长医药产业,就不能简朴地复制京东方以及蔚来的引进模式,而是应该连系本土产业资源,从0最先孵化初创项目,即近几年投资界一直在提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通过考察数据,动脉网发现合肥近几年始终都沿着这一产业逻辑在集中结构。据不完全统计,合肥已往三年在医药领域完成的近60起融资中,A轮以前的投资比例到达68.21%,其中药和器械的笼罩比例到达95%,而且大多都是近几年的热门偏向,包罗AI医疗、创新药、影像装备等等。

对此,某合肥国资人士谈到,“现在在医药偏向,合肥并没有花稀奇大的精神去把某家大企业的总部迁来,一是操作难度大,二是风险也很高。近一两年,合肥更多的眼光照样聚焦在自身,重点在孵化自己的医药产业森林,然后在森林里培育种子选手,并推动其成为链主,从而买通产业上下游。”

而在这背后,少不了合肥国资靠山机构的身影。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以合肥产投、合肥创投、合肥高投为代表的的一批合肥内陆国资,已往三年已在医药领域共完成30起融资,占总投资比例跨越一半,而且大多都是A轮以前的早期投资。

图1. 近三年合肥国资医药投资情形(数据泉源:动脉橙)

近期,总规模5亿的合肥产投科创种子基金已正式揭牌,首批13家基金合资人集中签约,标志着合肥市种子基金再扩容,基金总规模增至10亿,将重点聚焦生物医药与大康健等产业集群建设。这注释合肥国资对于医药领域的投资力度仍在增强。

2、反其“道”而行,合肥底气在哪?

“合肥在医药这块,起步照样稍晚了”,这是某国资人士对当前合肥医药产业的感伤。

不外事实也云云。与合肥相邻的苏州现在医药产业产值已跨越2000亿,并降生了BioBAY这样的天下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追根溯源,其起源点就在于2007年确立的元禾控股。而在统一时期,合肥还沦落于与京东方的“爱恨情仇”。

时间快速拨到2020年,我国医药产业正迎来第二次生长浪潮,不外此时的合肥已将所有的精神都放在了蔚来身上,究竟彼时的蔚来资金链断裂,*股价仅1.19美元,险些触及了退市红线,因此就连首创人李斌也多次讥讽,以为是合肥将蔚来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通俗病房”。

虽然从最后的效果来看,京东方和蔚来都成为了合肥的典型投资案例,但两次错过生长时机,合肥现在再看医药产业已完全是另外一番情景。进入2023年,整个医药市场延续低迷,初创企业难以融资,中后期企业上市之路又难题重重,近期就有多家医药企业宣布终止IPO。固然,投资人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儿去,募资难度加剧,好项目又少又内卷,半年不上投决会已成常态。

以是,逆风而行的合肥,想要后发制人啃下医药这块硬骨头,就必须得拿出更多的真本事。

而从医药产业生长的焦点要素倒推,合肥*张底牌就是中国科学手艺大学。作为天下*由中科院直属的“双一流”高校,中科大代表的是*的科研实力以及全球*的科研资源。据悉,中科大SCI论文篇均引用延续11年保持C9高校*,另外NI指数常年稳居全球高校前十,2022年则高居第五。

投资界24h | 苹果CEO库克到访成都;极兔IPO募资规模接近减半;中东豪门成立一个投资团队

此外,中科大近些年还一直在增强与医院端的相助,并在2017年将安徽省立医院以隶属医院形式并入,确立中国科学手艺大学隶属*医院,这不仅为医药研发提供了临床场景,也推动培育更多医疗高端复合型人才。而这都意味着,未来会有大量医药项目走向市场,这在一定水平上保证了项目泉源。

但好项目终送还需要人才来支持,以是合肥在医药产业的第二张底牌就是人才资源。凭证近期公布的《2022年度中国都会活力讲述》显示,合肥是新一线都会中近3年常驻人口增进率*的都会,增幅到达13.3%。详细到增进方式,一方面是迁徙增进,2022年合肥市迁徙增进人口13.5万人;而另一方面则是内陆留存,以高校结业生为例,凭证政府数据,2022年结业生留皖就业率74.2%,创历史新高。

在此次动脉网对合肥多家医药企业的调研中,谈到为何要落地合肥时,人人都提到了合肥人才密度和厚度的优势,而这都得益于合肥近些年对于人才需求的明晰。

登特菲科技CEO黄开先向动脉网讲述到,“近几年,我小我私人感受合肥整个就业面是越来越宽了,一方面是落地了林林总总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为研发人才提供了平台,而在产业方面,不仅有头部企业,同时尚有大量新兴初创公司可以选择,再加上合肥响应的人才政策、配套以及待遇都在不停地完善和提升,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也在增强。”

不外有好的项目,好的人才还不够,对于医药产业来说,好的产业环境和配套也至关主要,而这正好也是合肥最后一张底牌,但这得从多个维度来看。

一方面在政府端,通过京东方和蔚来的乐成案例,产业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合肥政府在投资项目时的气概气派和刻意,同时尚有合肥政府的专业和高效。据内部人士透露,合肥市投促局每年都市编写一份《合肥市重点产业招商指南》,其中不仅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行业讲述,对每个细分行业都有专业仔细的剖析,而且每年还会凭证产业趋势举行增减。

而除了自身修炼,合肥政府也异常善于借用外力来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加码。据悉,为了让真正懂科技懂产业的人来介入投资项目的运作,合肥开创性地引入高校人才挂职的方式,在合肥选了20多所大学内里的教授、副教授直接作为招商照料,并确立目的产业领域*专家数据库,为科学决议提供智力支持。

图2. 2018-2023年合肥立案基金数目(数据泉源:清科创业)

也正是由于云云,合肥在投资医药项目时才更有底气,也更游刃有余。在登特菲医疗已往几回的投资事宜中,险些都有合肥国资介入的身影,对此,黄开先感想颇深,“相比于其他机构,合肥国资照样有很大的差异,*点就是比市场化机构更努力,对于项目的盼望度异常高;第二点是异常专业,不仅针对差异阶段的项目都有相对应的基金,而且从投前、投 中到投后,整个运作流程也完全遵从市场化;第三点是对于项目有很强的包容性,尤其是当项目遇到难题的时刻,会竭尽所能地为项目提供支持。”

也就是说,合肥在投资产业逻辑上,已经形成了“国家出资 专业运作 市场退出”的先进模式。

在这一点上,其他省市或许咬咬牙、努起劲也能学会,但合肥有一点是各地省市后天学不来的,即其怪异的地理位置优势。

据悉,现在的合肥既介入了长江中游都会群省会都齐集作行动设计,同时又被纳入了长三角一体化生长国家战略,与南京、杭州并列,成为长三角都会群副中央都会。简而言之,合肥拥有着一个“优质同伙圈”,而这一定会对合肥医药产业生长发生协同作用。

近几年,随着上海、苏州医药市场在到达一定高度后,已逐渐趋于饱和,其中有大量项目正在向内陆都会快速迁徙,而正处于“同伙圈”的合肥无疑有先发优势,因此对于上海苏州的医药项目也更有吸引力。

以一个详细场景为例,从人口地理学来看,合肥正幸亏胡焕庸线以东部门的中央位置,这其中央位置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节约物流费。京东方首创人王东升在落地合肥前曾算过一笔账,在合肥做生产基地,一辆车能省4000元左右的物流费,包罗进厂物流、整车物流,那么100万辆车,就能省出40个亿。背后的缘故原由,就是从合肥运到主流消费者目的地,平均里程是最短的。

因此,合肥医药产业向外的吸引力正愈发现显,某合肥国资人士对此深有同感,“近一两年,有不少来自上海和苏州的医药项目最终选择落地在了合肥,这其中的思量除了离焦点客户圈近,谋划成本能够有用控制之外,最要害的一点是相比于上海和苏州,合肥当前能给到项目的扶持力度更大,同时也更聚焦。”

固然,除了这些,在医药产业方面,合肥尚有载体的支持,好比孵化器、医药产业园等等,以及尚有去年刚确立的、聚焦于创新功效转化的“科大硅谷”,这都是合肥在推动医药产业的主要筹码。

3、是等照样赌?合肥能拥有一个医药领域的“蔚来”吗?

看待事物不能只看一面,在医药产业的生长上,合肥也有一些郁闷和焦虑。

据内部人士透露,虽然合肥当前将医药列为主要产业偏向,也纳入了“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征象级产业地标中的主要一环,但由于医药产业的高风险和长周期回报属性,再加上合肥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专业能力和产业积淀还不够,以是合肥并不会在现阶段稀奇强推这一产业,而是保持郑重,延续张望,投资也多是以跟投为主,希望在不停的市场转变之中寻找时机。

图3. 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剖析

这也就意味着,在合肥医药产业生长这条故事线上,可能并不会发生像京东方、蔚来这样轰轰烈烈的情节,更多的可能是细水长流的磨合和积累。

不外这也正好契合合肥自己的产业逻辑,然人人都以为合肥近些年的乐成是一蹴而就的,是靠“All In”的豪赌换来的,但事实上,合肥在“赌”之前都经由了深图远虑,而且也都举行了提前结构。

以合肥昔时引进中科大为例。1970年,在北京重点高校纷纷外迁之际,中科大最终落地合肥,但此时的合肥物资匮乏、条件艰辛,许多时刻都知足不了中科大的需求,以是中科大在刚落地合肥的那几年也一直想再度外迁。

即便云云,合肥对中科大始终都拿出*诚意,不仅将铁路直接修到校门口,在电力不足的情形下,合肥仍然将中科大列为优先于省政府的供电单元,此外地处淮河之南,合肥并没有暖气,但照样为中科大校园实现了供暖。最终,中科大留在了合肥,并在日后成为整个合肥甚至安徽*的大学。而这,也被以为是合肥投资史上最乐成的一笔,后续合肥多个产业的生长都离不开这一笔投资。

事实上,合肥“押宝”京东方也是云云,虽然人人那时看到的京东方是处于亏损状态、市场销售不理想的“烫手山芋”,但对于合肥来说,若是不狠心拿下这条产线,那些彩电企业就可能出于降低物流成本的思量而迁到离液晶生产基地近的地方,这对合肥家电制造业的职位将发生致命打击。以是也就有了合肥市委“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做成这件事”的刻意。

因此,眼下站在医药市场,与其说是合肥是等一个医药领域里的“蔚来”,或者是京东方,不如说是合肥在守候又一次“豪赌”的时机。


免责声明:此消息为 正大期货原创或转自合作媒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 正大期货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