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本页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动态 >

电动汽车电池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市场现状揭秘

作者: 正大期货   来源:https://www.xasswkj.com/    阅读次数:     2024-02-06 13:23 【字体:

尽管每年开年都是动力电池行业的淡季,但不时传出的停产、裁员和降价消息,无法让从业者找到安全感。停产、裁员的原因藏在动力电池的供需关系中。从近期市场热点新闻来看,小米汽车SU7迟迟不发布售价,以及宁德时代没有公开回应北京工厂的建设情况等,或许都和电池产业的产能过剩和刚刚开启的价格战有关。

我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业不幸陷入了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的困境。目前,虽然正值销售淡季的春节前后,但有关部分工厂或将停工,部分员工面临裁员,产品价格也可能有所变动的消息在业内引发担忧,甚至产生了一丝惶恐不安。

在2022年,许多动力电池企业抓住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市场供求状况已悄然转变,从供不应求转向供给过剩,影响深远且波及整个行业。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企业均面临产品技术和市场占有率的沉重压力。如此形势下,仅有高品质电池方能在市场中立足并拓展业务。然而,部分企业受困于这些问题,以致不得不降低生产运营速度。另悉,电池市场价格大战日趋白热化,领军者宁德时代已推出更加亲民的价格策略,预计其他企业亦将紧随其后。

近期有媒体关注到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杰出成就,然而有意思的是,其上半年产能利用程度仅为60%。对此问题,见解独到的胡君认为,虽然相较于去年已有进步,但仍有约三成生产线空置,着实令人深思。

至2023年,我们预测国内电动车动力电池总产量将会达致778.1GWh。可惜实际投入运营的只有约387.7GWh。这就意味着市场上还留有大量的闲置库存。在此,希望各位业内同仁在策划新的发展战略时,能优先考虑如何有效管理过量库存,而非过分关注规模扩张,以确保行业产能设备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电池片降价_电池厂家倒闭_

众多行业专家汇聚一堂,共同讨论了现在所面临的动力电池难题。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发展壮大,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市场和经济因素的制约,总体需求呈下降趋势。例如,中创新航已经稳居动力电池厂商销量排行榜的第三名(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但其市场占有率仅为8.49%,与预期产能存在较大落差。在市场繁荣之际,大胆并迅速地做出决策无疑显示出他们的决心和勇气。

虽然我国汽车制造产业在电池研发方面暂时仍落后于一些先进企业,但这并未挫败我们缩小差距的决心。特斯拉于2023年初宣布调整售价之后,国内诸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迅速效仿,反映出其在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重要位置。展望未来,我国动力电池厂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在面对市场挑战之际,充分发挥创新潜力。预计到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将会迎来产能过剩和价格竞争力两大挑战。前者可能对生产进程造成干扰,甚至导致部分生产线暂时停止运转;而后者则会促使大型厂商推出亲民价格的产品,掀起整个业界的价格之争。各地企业需积极探寻新的发展方向,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瞬息万变。同时,还需提前规划好如何有效地清理库存以及应对市场潜在下滑风险。

敬爱的读者朋友们,诚邀您分享关于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与价格战现象的洞见,并献上独特的见解和建议。多谢大家转发此篇文章,让我们齐心协力关注这个关键性产业,研究它现在面临的困境和未来可能的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此消息为 正大期货原创或转自合作媒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 正大期货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