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本页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信息 >

海底捞卖平价暖锅,搞钱OR省钱?-商品期货

作者: 正大期货   来源:https://www.xasswkj.com/    阅读次数:     2023-10-21 10:26 【字体:

克日,“贵价”海底捞又讲起了“平价”故事,不外这次没有“乱枪打鸟”,而是选择了自己最善于的“暖锅”领域,而且打出“性价比”王牌。在副业上一再受挫的海底捞,这次能扳

克日,“贵价”海底捞又讲起了“平价”故事,不外这次没有“乱枪打鸟”,而是选择了自己最善于的“暖锅”领域,而且打出“性价比”王牌。在副业上一再受挫的海底捞,这次能扳回一局吗?

海底捞“明日宗子”,没有花里胡哨

9月26日,一家名为“嗨捞暖锅”的暖锅店在北京龙湖北苑天街B馆4楼悄然开业,门店装潢四处体现着“海底捞”的气息:入口上方悬挂着“嗨捞暖锅”招牌,店内整体设计主打暖色调,橘黄色的椅子搭配玄色岩板桌面,且多处接纳“HAILAO HUOGUO”的拼音名,同时凸显了slogan“天天都是小欢聚”。

据网友反馈,这家门店的桌位对照紧凑,设有约30张四人桌,但与海底捞相比,嗨捞暖锅的桌子小了一圈,一桌坐满四小我私人,会显得“紧巴巴”,“这跟呷哺呷哺差不多。”

(泉源:小红书@易企宣 | 营销陪跑)

(泉源:小红书@浪子)

差异于以往的副牌,“嗨捞暖锅”是海底捞*依托暖锅主业的子品牌,对此有人讥讽,嗨捞暖锅是海底捞名副着实的“明日宗子”。同是“卖暖锅”,嗨捞暖锅和海底捞有什么纷歧样呢?

首先,嗨捞暖锅的价钱加倍亲民。从菜单来看,嗨捞暖锅有两种锅底,划分是19.8元的清油麻辣鸳鸯锅和29.8元的川味麻辣鸳鸯锅,而海底捞的鸳鸯锅锅底售价*为88元;此外,自助小料是4元/人,牛肉品类单份订价在22-49元之间,均为海底捞的一半。据民众点评显示,嗨捞暖锅的客单价是76元,显著低于海底捞上半年财报中给出的102.9元的人均消费价钱。

(泉源:小红书@浪子)

其次,嗨捞暖锅的产物更为精简。据领会,嗨捞暖锅菜品以牛肉为主,包罗6款“原切牛肉”和2款国产肥牛,同时尚有主食、小吃、精酿和手作饮品等。值得注重的是,嗨捞暖锅不卖任何羊肉,也就是说相比海底捞,嗨捞暖锅最少缩减了羊肉相关菜品。此外,嗨捞暖锅的小料也略有“缩水”,没有水果、小吃和粥品等。

差异于海底捞的门店,嗨捞暖锅是接纳“半自助式”自取模式,除了锅底和肉类、小吃、主食等需要点单,其他菜品如蔬菜、菌类、丸子、豆制品等,都可以从橱柜里自取,结账时凭证盘子核算用度,这点与串串暖锅相类似。

(泉源:民众点评@飞跃的Dream马)

嗨捞暖锅“接地气”还体现在,精简了不少附加服务,这里没有等位零食,没有免费美甲,没有抻面演出、没有生日歌,和其他餐饮店一样,嗨捞在门店门口放一排等位桌椅,仅提供水。

不难发现,嗨捞暖锅与海底捞照样有很大的差异:菜品上,没有过多花里胡哨的单品;服务上,不再“仔细入微”,主顾甚至需要自取菜品;价钱上,降至百元以下,定位加倍亲民。可以说,嗨捞暖锅是海底捞的“平替”。

海底捞为何放下身段?

一直以来,海底捞因“价钱贵”而饱受诟病。

据海底捞历年报财报显示,2018年客单价突破百元门槛,随后逐年上涨,2020年最高时到达110元,随后两年虽有所回落,但依然稳固在百元以上,有不少人吐槽“吃不起”。有网友在小红书上晒图,在海底捞2人合计消费跨越250元,部门更到达380元;3人消费险些跨越500元,甚至到达628元。

受大环境影响,人人荷包缩水,兜里要么没钱,就算有钱也不敢乱花,人们不再盲目追求“细腻消费”,最先寻找大牌“平替”,在餐饮消费上也是云云。消费者对价钱越来越敏感,海底捞不得不开启“降价计谋”,但并不是在价钱上举行调整,而是通过孵化副牌实现“降价”。

80亿,东莞市城市发展母基金成立

这两年,海底捞孵化了十八汆、捞派有面儿、秦小贤、佰麸私房面、乔乔的粉等10余个副牌,走亲民蹊径,多款产物售价约为10元。但海底捞出师晦气,多个副牌已经“夭折”。这次,海底捞做回“暖锅生意”,回响不错。

停止10月20日,嗨捞暖锅北苑龙湖天街店在美团积累了470条评价,其中包罗“性价比高”这一词条的谈论有115条,即靠近四分之一的消费者以为嗨捞暖锅“价钱实惠”。若嗨捞暖锅模式跑通,海底捞不仅可以撕掉“贵价”标签,尚有望弥补其在暖锅赛道内的差异价钱带,打造第二增进曲线。

据美团团结*财做生意业数据中央(CBNData)公布的《2022年暖锅品类生长讲述》显示,暖锅消费者的人均消费金额集中在百元以下,其中50-100元区间的最多,足见平价暖锅潜力之大。海底捞借力“平价”的嗨捞暖锅,更容易杀入平价暖锅市场,继而分一杯羹。

(泉源:美团《2022年暖锅品类生长讲述》)

需要注重的是,嗨捞暖锅的“半自助”模式虽与串串店相类似,但门店设计时尚、明亮,“质感”远超串串店。差异于串串暖锅的“大杂烩”,嗨捞暖锅聚焦牛肉单品,提供差异部位的牛肉,墙上的“全程冷链直供”凸显新鲜主张,“新鲜牛肉”成了其PK串串店的利器。

海底捞孵化平价暖锅副牌,尚有其他考量。

随着一二线都会的盈利触及到天花板,越来越多品牌探索下沉市场。据洞见研报的《暖锅行业生长趋势讲述》显示,已往3年三线都会和三线以下都会的门店数目CAGR划分为2.0%和1.3%,2022年三线及以下都会的门店数目占比高达55%。

不难发现,暖锅品牌最先转攻低线级都会,而海底捞在这场“下沉厮杀战”中并不占优势,其动辄过百的价钱劝退了不少小镇青年。海底捞想在下沉市场站稳脚,需要先把自己的价钱降下来,以匹配低线级都会(即三四五线都会)的消费水平。

嗨捞暖锅现在仅在北京开了两家门店——北苑龙湖天街店和向阳门外店,但从价钱定位来看,嗨捞暖锅的显然并不是为了一线都会驻足,反而更像是海底捞为探索下沉市场而孵化的一个武器。

首先,暖锅品类在尺度化上更具备优势,易于大规模复制,意味着嗨捞暖锅可以快速铺开。其次,据窄眼数据显示,海底捞在三四五线都会的客单价划分为96元、91元、91元,而嗨捞暖锅的客单价约为80元,没有往高了拔,这种超高性价比模式更容易被下沉市场所接受,也就更容易大规模扩张。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给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半年净赚22亿元,险些追上疫情前的2019年整年的净利润(注:2019年净利润为23.45亿元)。海底捞得以“翻身”,一是疫情开放后门店翻台率回升,二是近两年降本增效的计谋最先奏效,其中人工成本缩减最为显著。

从财报可见,2017年以来海底捞的人力成本在收入所占的比例成上升趋势,在2021年到达巅峰。同年11月,海底捞宣布启动“啄木鸟设计”,一年多的时间里关闭了约300家店,这也使得员工数目大幅削减,员工成本得以降低。去年9月,海底捞启动“硬骨头设计”,重开部门关闭门店,员工数目有所上涨,由2022上半年的10.1万增进34.9%至13.62万,但员工成本仅增进8.6%,且在收入的占比下滑至30.5%,说明人效有所提高。

另悉,海底捞早在2017年就最先周全探索新手艺,试图以数字化产物、自动化机械人取代身力,逐渐压缩单店的职员设置。据券商研究,海底捞平均单伙计工数目正逐年削减,从2019年的127人和2021年的97人,缩减至2022年上半年的67人。

嗨捞暖锅精简了海底捞美甲、擦鞋等“标配”服务,这意味着嗨捞暖锅单伙计工数目会少于海底捞的门店。不难猜到,嗨捞暖锅也是海底捞“去服务化”的一次实验,若该模式能跑通,相比于海底捞,嗨捞暖锅更能节约人力成本。此外,嗨捞暖锅可以沿用海底捞供应链系统的中央厨房和配送中央等,在节约“人力”的同时还能将成本压到*,更易实现盈利。

结语

当下,人人捂紧口袋,消费趋向理性,价钱正逐渐成为*考量因素,好服务已经不再是他们买单的主要理由,海底捞曾引以为傲的“保姆级服务”也失去了优势。消费者现在更看重“性价比”,定位中高端的海底捞,也是时刻放下身段,走向平价民众市场,但直接降价容易损失品牌价值,开副牌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两年,海底捞一再跨界“创业”,粉面、小吃、日料店等都玩了个遍,却没想到碰了个“灰头土脸”。这回,海底捞变郑重了,回到了暖锅领域。依托海底捞的供应链、品牌影响力和治理等方面的履历,“嗨捞暖锅”说不定能乐成。

参考泉源:

1、职业餐饮网:海底捞全新“自助模式”子品牌“嗨捞暖锅”!主打牛肉,人均80元!

2、DT商业考察:海底捞最先“捞”向低价市场

3、美团餐饮数据观:美团《2022年暖锅品类生长讲述》公布,沸腾的暖锅红海尚有哪些新时机?


免责声明:此消息为 正大期货原创或转自合作媒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 正大期货投资建议。